欧美video巨大粗暴,浪荡艳妇爆乳jufd汗だく肉感,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,欧美成人激情黄色网,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

首頁 · 新聞資訊 · 精彩答疑 新聞資訊

耶魯教授對崇拜藤校的中國學生和家長說幾句心里話

發(fā)布時間:2014-10-17     來源:美國留學

     

 《優(yōu)秀綿羊》一書在美國出版,但書中觀念對于追求排名,非名校不上的中國學生和家長也頗有啟迪。為此筆者專門采訪了威廉·德雷謝維奇,提出了一些中國學生可能感興趣的話題。

 

【提問者】南橋,曾做過多年文學翻譯,現(xiàn)多關注教育比較和技術文化,著有《知識不是力量》、《及格主義》等。

 

【回答者】威廉·德雷謝維奇(William Deresiewicz),美國作家,畢業(yè)于哥倫比亞大學,后任教于耶魯大學,著有《簡·奧斯丁式教育》、《改變你人生的六本小說》等。他還是《國家》、《美國學者》、《新共和》、《紐約時報》等報刊撰稿人。

 

問題1:學校排名重要嗎?

 

南橋:很多人選擇常春藤學校,看重的是它們很高的排名,能不能跟大家說說排名究竟多重要?

德雷謝維奇:排名對人們擇校的影響很大,但其價值被嚴重高估了。給大學排名的做法是1983年才開始的,這種做法更是讓這種聲譽的體系根深蒂固?,F(xiàn)在,什么學校都用同樣的指標來衡量,有的排20名,有的25名,有的17名。這些區(qū)別不僅微小,也很沒有意義。

 

南橋:能不能舉個例子?

德雷謝維奇:比如“聲譽分”,這種打分是這樣進行的:組織者讓全國一些學院的管理人對于學校“聲譽”打分。這些院長打分并無一個明確的標準,再說他們要給大量的學校打分,很多是根據(jù)這些學校在研究上的聲譽打分,而很多重要的領域,如本科教育怎么樣,這些管理人員未必知曉。

還有,排名是可以調的。這些排名由一系列要素組成,這些要素分別有不同權重,幾年前邁爾康姆·格萊維爾(Malcolm

Gladwell)在《紐約客》上寫了一篇文章 ,說如果將這種比重調整一下,排名的結果將大為不同。

 

南橋:排名其實是一種綜合分?

 

德雷謝維奇:對的,如果你看《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》(USNews and World Report)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種排名下面有很多指標。這種指標的設置,是把哈佛、耶魯、普林斯頓當成了標準,看別的學校有多么哈佛,多么耶魯,多么普林斯頓。這么做大有問題。美國學校的種類很多,波莫納學院(Pomona College)是人文學院,衛(wèi)斯理學院(Wellesley College)是女子學院,哈維穆德學院(Harvey Mudd)是技術大學,西點軍校(West Point)是軍事學院,大家性質都不一樣,用同樣的標準來衡量它們,不論青紅皂白堆一起衡量,我覺得很沒有意義。

南橋:這樣的比較是不是拿蘋果跟蘋果比,對不對?

德雷謝維奇:是拿橘子跟蘋果比,看橘子多像蘋果!格萊維爾提到了公立大學的預期畢業(yè)率和實際畢業(yè)率。預期畢業(yè)率是看入學學生的社會經濟地位。賓州州立大學(Penn State University)的實際畢業(yè)率比預期高很多,這說明賓州州立大學在幫助中低收入階層(而非富裕階層)學生完成學業(yè)方面,做得非常出色。如果這一指標的權重提高,那么賓州州立的排名會很高。它擅長于為特定類別的學生服務,這不說明它針對別的學生也擅長。同樣,賓州州立大學擅長培養(yǎng)的學生,哈佛未必擅長。學生五顏六色,學校品種也一樣。

事實上學校每年的排名也會變動,因為衡量中數(shù)字總會有些干擾??墒菫榱诉@些排名,人們做出了很多不合理的選擇。學校為了排名而改變自己的經營方式。

南橋:就好比排名是一考試,而各學校在從事“應試教育”?

德雷謝維奇:完全沒錯,說白了就是學校之間的“應試教育”??上н@些排名產生了很大的經濟影響。學校的信用積分、校友捐贈都會受到影響,有很多現(xiàn)實的利益因素,遠不止是拿排名來吹噓的問題。排名還有一個問題:過去有些學校,本來有自己獨特的使命與角色,排名給它們帶來了不良的改變。最典型的例子是芝加哥大學。這個學校本來很出色,學風極嚴謹。其排名其實不低,排第十吧??墒?,學校嚴格,不是所有人都喜歡,連聰明的孩子也不想來上,故而報名的人沒有那么多,錄取比例比很多同類學校高,錄取率有百分之二十多吧。芝大不滿足,想和其他學校一樣,降低錄取率。為此,學校對錄取與營銷方式大加改變,開始和那些低錄取率學校一樣,錄取率降到了將近百分之十,申請數(shù)量增加了很多,學校排名也上升到了五、六名??墒牵浯鷥r是什么?代價是芝加哥大學的獨特性!再說了,它排名本來就已經是第十名了,要升那么高做什么?

我要強調的是,家長和學生根據(jù)排名擇校。排名并不能告訴你這樣的學校對你是否合適,也不能告訴你學校能給你什么培養(yǎng),說來說去不過是虛名。

說到底,排名排的是哪家學校資金最雄厚。

 

問題2:《優(yōu)秀的綿羊》是否適合中國讀者?

 

南橋:《優(yōu)秀的綿羊》是不是寫給美國人看的書?對中國人(包括海外中國人)來說,此書有什么作用?

德雷謝維奇:我并不只是給美國讀者寫這本書的,我這里說的是美國大學,美國大學生,因為我對這一切感到熟悉。

可是我非常清楚,書中的現(xiàn)象影響到了全世界的人,全世界的學生。如你所知,美國教育現(xiàn)在成了全球性的品牌。東亞、東南亞、拉美的學生,以及全球其他各地的精英,都很想到美國讀書。美國高校國際學生越來越多,已經是百分之十、百分之十二這種比例了,或許現(xiàn)在更高。哈佛、斯坦福這些學校把自己當成了培養(yǎng)未來全球化精英的學府,或許這么認為也有道理。這很像一百年前的情形。那時候美國在經濟上成為一體化國家,常春藤學校把自己視為美國精英的搖籃。那時藤校精英和他們的兒子聚到一起,互相聯(lián)絡?,F(xiàn)在在哈佛與斯坦福,在劍橋與牛津,也在發(fā)生這種精英匯聚的事。還未上大學的年輕人,被家長根據(jù)這些學校的標準,“量身定做”地在培養(yǎng)。這些學校的淘汰率也高得荒唐,它們反過來影響了中上層人士培養(yǎng)自己兒女的方式。在中國、韓國、印度,都是這樣。我覺得此書對其他國家也很合適。

 

問題3:精英病不是美國獨有?

 

南橋:你書中說到哈佛、耶魯精英們缺乏目的感,容易憂郁,這是不美國精英學校的一種“富貴病”。你接觸過的其他國家學生有沒有這些毛病,比如你的中國學生?

德雷謝維奇:我不大知道,這個問題我不能準確回答。我是英文教授,中國學生來學英文的很少。

但是很多的成人教育,其實是在上大學前就已經完成了。完全要看家庭如何培養(yǎng)自己的孩子以應對未來的錄取。我相信,來自日本、韓國、中國、印度的情況也不會有多大差別。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,說韓國高中學生非常不快樂,太多補習,家庭作業(yè)要做幾小時,要熬夜。估計中國精英學生也這樣。這些做法,造成空虛和焦慮。這種教育把學生當成了實驗小白鼠。小白鼠踩對了杠桿,就能得到吃的。踩錯了,就被電擊。你得完成特定任務,可是完成任務的動力在哪里?目的是什么?動力是外在的,是別人告訴你的。目的是神秘的,你不知道你為什么要完成這種任務,這種任務為什么重要?在我看來,美國學生只是覺得教育是達到下一個目標的過程,本身不存在什么內在動力。為什么我要做這些?我做這些,只是為了應付下一個測試。這樣的教育,造成了心理上的各種問題。

南橋:記得你在書里記述了老布什總統(tǒng)競選中的一個比喻,說精英教育能讓火車準點運營,可是……

德雷謝維奇:不能指引火車去什么地方。

 

問題4:擇校有沒有黃金法則?

 

南橋:對在考慮去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來說,你會給他們推薦什么樣的學校?還像書里那樣,推薦公立大學嗎,或者太出名的小型人文學院?

德雷謝維奇:我一般不會給具體的推薦,更不會給出籠統(tǒng)的推薦。所有高中升學顧問都會告訴你,你得找對你最合適的好學校。美國的學校種類非常之多,大型公立大學、小型公立大學、私立大學、女子大學、技術大學,等等。大家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類。當然這么多選擇也會讓人眼花繚亂,再說還面臨信息不完整的問題。我能想象,對中國學生來說,信息不完整的問題可能比美國更嚴重。你知道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,你可以使用這些工具去尋找所需信息,還可以看學??诒?,看學生以后想住在什么地方,等等。我覺得,選擇中要看孩子的個性,看他們想從學校中得到什么。

南橋:我明白你的意思,不同學校還是適合不同的人。但這里的問題是,中國家長和學生未必知道如何了解什么學校適合什么學生。

德雷謝維奇:我知道很多人都想進入最好的學校,但是此前不妨放棄一些假設。什么叫“最好”,這個概念很成問題,值得商榷。“最好”應該是個人化的。我理解,很多家庭很迷糊,不知道讓孩子上什么學校好??墒悄闳绻ㄟ@么一大筆錢,而且孩子以后要在這地方呆四年,那么你不應該去鉆研一下,弄個清楚嗎?

南橋:你多次提到一些私立的小型人文學院(Liberal Arts Colleges),這些中國人可能了解得非常少,這些學校有什么好處?

德雷謝維奇:你說出了我最喜歡的學校了,我書里也說了。這種人文學院,大型公立大學也在效仿,它們所設立的“榮譽學院”(Honors College),就是人文學院的翻版。這種翻版最初只有四所大學有,現(xiàn)在幾十個學校都有了。有一次,我去里德學院(Reed College)一堂政治課上旁聽,我發(fā)現(xiàn)課堂上討論的質量非常之高。這里的學生非常聰明,對學習十分認真,對思維探索非常嚴肅,比常春藤學校不知好出多少。一般說來,這種人文學院不怎么關注排名、職業(yè)培訓這些短線目標,不把自己視為職業(yè)培訓場所,而是更關注教育本身,關注思維的訓練,關注好奇心的培養(yǎng)。這里的四年,你可以暫時“脫離現(xiàn)實”,一心一意訓練自己的大腦,訓練自己的價值觀。和研究型大學相比,這里的老師也更樂意和學生互動,更愿意在學生身上花時間。

 

南橋:我看你也推崇公立大學。這些公立大學有什么好處?

 

德雷謝維奇:其實公立大學里面的那種榮譽學院可能最好。這里的學生兼得公立大學和人文學院的優(yōu)勢。

公立大學本身有真正的多元性,而不像藤校那樣,多元的只是膚色,而經濟上很單調:大多數(shù)學生是有錢人的孩子。還有,公立大學很多學生學業(yè)稍微遜色,但如果稍微努力一些,和教授互動、得到教授關注的機會更多。在哈佛這種地方,教授根本沒有時間應付任何人。還有,公立大學更便宜,當然我不知道對國際學生是不是這樣。

南橋:有的家長先送孩子上社區(qū)大學,然后轉入公立大學,你覺得這樣的選擇怎樣?

德雷謝維奇:美國社區(qū)大學在學術上聲望比較差,資金不足,老師負荷過重,學生在學術上也差一些,不過它們比較便宜。我甚至經常聽美國家長談論這些話題。他們未必是說要送孩子上社區(qū)大學,而是說怎樣在本科階段少花錢,而把大錢花在研究生階段。學生或許可以本科上州立大學,然后去私立大學讀研究生或者醫(yī)學院、法學院之類。

南橋:也就是說,到了研究生這類階段,上私立精英大學還是有好處的,是不是?

德雷謝維奇:沒錯,一旦你選定了職業(yè)道路,不管是職業(yè)學院,還是博士項目,你去什么地方就很重要。到了這種階段,學校的學術質量和聲譽對你的走向影響就大了。也有很多國際學生在美國讀研究生。很多理工科的研究生來自其他國家,如中國。還有,很多博士項目是不收費的。

 

問題5:宗教大學怎么樣?

 

南橋:你在書中也提到一些私立宗教大學不亞于常春藤學校。我所在的就是這種學校,我們學校學生在使命和價值觀教育上會得到更多訓練,我們甚至保留了古老的每天去禮拜堂(Chapel)的傳統(tǒng),你會不會向人推薦這種學校?

德雷謝維奇:有些評論者非常反感我在書里提到宗教背景的大學。哈佛大學的斯蒂芬·平克爾(Stephen Pinker)在《新共和》的文章中提到這種學校時,非常痛恨。我想有些美國學術界人士、自由派學者,不分青紅皂白地反對任何和“宗教”這個詞有關的正面說法,他們聽不得這種話。我對這種學校了解不是很多,但是你剛才的描述,印證了我的猜測。暫且不說學術水平吧——我估計這種學術水平差距還是很大的——這些學校的學生好歹尚未失去使命、意義和目標,學校還沒有完全變成職業(yè)訓練所,而是讓人反芻價值、意義和目標的地方,讓人去思考人生到底是為了什么。

南橋:事實上,我們大學在學術和價值上都很努力。比如我們理工科的本科項目很不錯,學生如果想上研究生、讀醫(yī)學院,我們的本科教育更嚴格。老師和學生互動更多。

德雷謝維奇:可惜這種學校人們知道的很少。大家眼睛都盯著聲譽、排名這些外在的東西。而常春藤學校的人總覺得不是它們藤校的就都是笨蛋。殊不知全美有各種學校,同樣能給出嚴謹?shù)膶W術訓練,甚至更好,認識到這一點的人不多。

相關文章: